110KV可控放电避雷针
  • 2025.04.29
  • |
  • 浏览次数:4
  • |
  • 作者:李工 15517169723

工作原理 电场监测与预判:内置高精度大气电场传感器,实时监测雷云与地面之间的电场强度变化,通常阈值范围为 5-20kV/m,结合雷电磁脉冲探测,预判雷击发生的概率和大致位置。 主动触发上行先导:当电场强度接近雷击临界值时,约雷击前 100-500 微秒,装置通过高压脉冲发生器或激光电离技术,在避

结构组成

  • 接闪器:一般由主放电电极和辅助电极组成,主放电电极位于避雷针顶端,采用尖端设计增强电场,是雷电放电的主要通道;辅助电极用于增强电场和产生电晕放电。
  • 触发装置:用于监测电场变化,当电场强度达到设定阈值时,能够自动启动高压脉冲发生器,激发电晕放电。
  • 接地系统:将雷电流安全地引入大地,要求接地电阻足够低,一般要求小于 10 欧姆,通常采用低电阻接地材料,如铜包钢等。

技术优势

  • 降低雷击跳闸率:通过主动引导雷击,减少输电线路导线或绝缘子的直接雷击概率,典型应用可降低跳闸率 30%-50%。
  • 保护绝缘子串:避免绝缘子因雷击闪络导致的击穿或老化,延长设备寿命。
  • 适应复杂地形:特别适用于山区、高土壤电阻率地区等传统避雷线效果受限的场景。
  • 经济性好:相比全线架设避雷线或升级绝缘水平,成本更低,约为传统避雷线投资的 1/3-1/2。
  • 保护范围广:在相同高度下,其保护半径比传统避雷针扩大 10%-30%。
  • 减弱二次效应:大幅降低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和地电位反击,保护敏感电子设备。

安装要点

  • 安装位置:在直线杆塔上,通常安装在杆塔顶部的中心位置;耐张杆塔上,除在杆塔顶部安装外,还会在转角外侧适当增设;对于跨越山区、河流等雷电活动频繁区域的杆塔,会适当增加数量和高度。变电站中,可安装在进出线门型架两端等位置。
  • 安装垂直度:安装时需要确保避雷针的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不超过千分之三,以保证其放电性能。
  • 引下线连接:将避雷针的引下线沿着杆塔的侧面进行敷设,引下线应保持顺直,避免出现锐角弯折,每隔一定距离使用线夹将引下线固定在杆塔上,引下线的截面积需根据线路的防雷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能够承载足够的雷电流,并可靠地将雷电流引入接地装置。

维护与检测

  • 定期检查:每年雷雨季前,检查避雷针外观是否有锈蚀、松动等情况,复测接地电阻;每 3 年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放电性能检测。
  • 雷击后检查:雷击后立即检查避雷针及接地装置,记录雷击次数及位置。

雷百汇防雷向您推荐110KV可控放电避雷针。您还可以了解关于防雷知识的全部新闻资讯或浏览全部防雷工程案例新闻资讯,也可以查看相关的服务支持

多系产品,满足定制

多系产品,满足定制

防雷专家,无忧雷电

防雷专家,无忧雷电

动态影像,直观体验

动态影像,直观体验

公司新闻
查看全部
2021.03.15
2021.03.01
© 2012-2017 雷百汇商城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ICP备案证书号:豫ICP备17013924号 技术支持:悉知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