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
古建筑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
方案名称
古建筑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
方案名称
古建筑文物保护
安装地点
设计依据

3.1 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3.3 QX189-2013《文物建筑防雷技术规范》;

3.4《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DB11/741-2010;

3.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3.6《建筑物电子信息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3.7《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3.8《民用建筑电气规范》JGJ 16-2008;

3.9 其它现行国家规范、规程及标准;

3.10 现行文物保护、管理规范、规定和条例;

防雷设计

1、 防雷等级

  根据《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DB11 /741-2010中第4.3条规定本工程应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应根据该规范进行设计、施工。

本设计的范围为防直击雷装置的设计。

0807

2、防直击雷措施

2.1 接闪装置

  依据规范要求,本方案采用敷设接闪杆、接闪带结合的接闪方式。沿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屋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接闪带,接闪带为明敷设。材料采用φ8镀铜管。

由于本次防雷设计范围仅长亭为主要建筑物,周围无任何防雷保护装置,从而增加了其余建筑周围区域电磁场强度,增大其雷击概率。为加强建筑物易受雷击部位低于雷电灾害的能力,分别在建筑物正脊两侧上各加装一支奥麦斯提前放电避雷针。

2.2 引下线装置

  根据DB11/741-2010《文物建筑雷电防护技术规范》第7.3.1.4条要求,“第二类防雷文物建筑引下线分布间距不大于18米;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0Ω”。“根据现场环境实际情况,引下线沿柱子,或墙体内侧垂直引下。每座建筑物至少预留两处等电位段子测试箱,以便于日后常规巡检与测试。为保证引下线与其他接触物质起到良好的绝缘性,采用交联聚乙烯保护管进行全程绝缘保护,若现场施工环境不具备安装条件,可将引下线进行明敷设,明装引下线在尽量保持隐蔽不影响文物建筑整体美观的前提下*短路径垂直引下,明装引下线在1.8米处设置断接卡,2.7米处采用交联聚乙烯保护套管(壁厚不低于3mm)进行绝缘保护,为求整体美观性,经过专业的涂刷工艺,将接地保护管尽量与墙体、柱子等周围环境颜色保持一致。

图片1

 

接地系统

根据我公司多年在古建文物建筑防雷工程中总结的实际经验,并结合本建筑物现场情况,设计在长亭两侧做两套地网,保证其接地电阻持久保持良好范围内,达到持久泄流目的。

接地是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雷装置的基础,使雷电流更好的泻入大地,为保证机房或系统的接地阻值,还应尽量减小引下线的电阻值。依据防雷规范要求,此次引下线选用载面积为35平的铜芯地线电缆。接地体的具体位置和引下线的具体路由,在施工时以尽可能的减少引下线的长度。通过增大导线载面和减小引下线长度的措施,来尽量减小接地引线的电阻值。

11

 

 

古建筑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应用雷百汇防雷向您介绍古建筑直击雷防护设计方案的应用设备系列、案例行业领域,客户评价。同时您还可以查看古建筑文物保护或浏览全部防雷工程案例新闻资讯,也可以查看相关的服务支持

相关案例
查看更多案例

地点:

行业:能源煤矿

填写需求信息,免费定制防雷解决方案
公司新闻
查看全部
2021.03.15
2021.03.01
© 2012-2017 雷百汇商城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ICP备案证书号:豫ICP备17013924号 技术支持:悉知科技